-
一、 引言
-
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出访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期间,先后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几年来,“一带一路”倡议获得了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及国际组织的支持,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欢迎和高度评价。作为全球十大经济体之一,加拿大既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又是中国的第二大出口国。加拿大虽然不在“一带一路”沿线,但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方面,有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文化互融等优势。但是对加拿大如何解读“一带一路”这个问题,国内学界尚无足够的重视,仅有少量文章涉及该主题,如徐洪才(2016)分析了加拿大决定加入中国倡导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下简称“亚投行”)的原因,以及加入之后对亚投行的影响等问题。①媒体话语作为精英话语具有透视社会精英观点,引导公众舆论的双重功效。②媒体提供的信息是公众认知世界、建构认知的重要基础。③分析加拿大主流媒体对“一带一路”的相关报道,可以了解加拿大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有助于透视中加两国在这个议题上的合作领域与空间。《环球邮报》(the Globe and Mail)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加拿大最具权威、最具影响力的报纸之一。作为一份全国性发行的报纸,《环球邮报》报道内容丰富而详尽,其新闻和社论被国内外报刊经常引用或转载,在加拿大国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问题上扮演了重要角色。研究该报纸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相关报道,对了解加拿大主流媒体对“一带一路”的解读,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
-
在本研究中,笔者以“unlimited-access subscriber”(无限制报刊订阅者)的身份,在《环球邮报》官网(www.theglobeandmail.com),分别以 “One Belt One Road”、“Belt and Road(Initiative)”、“Silk Road”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AIIB)”为关键词,检索出2013年9月1日到2017年7月31日这一时间段内带有上述任一关键词的文章67篇。通过人工逐一阅读分析后,删除与“一带一路”相关性极低的14篇文章,最终获得有效研究样本53篇。笔者首先从报道总量、主要议题等方面进行数据汇总分析,然后从报道标题、主要内容、文章用词、观点和态度等维度进行内容分析,以期发现加拿大主流媒体在“一带一路”倡议报道上其关注点和态度的变化趋势,进而分析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解读与认知。
-
二、 相关报道数据汇总和分析
-
(一) 报道总量和时间分布
-
从53篇有效文本的时间上分析,《环球邮报》从2014年开始关注 “一带一路”倡议。截至2017年7月31日,“一带一路”的相关报道整体呈逐年递增趋势,其中,2015年的报道总量是2014年的4.5倍,2016年相关报道数量明显减少,而2017年报道数量明显增加,仅前7个月报道数量就超过了2016年全年。各年度及月份的报道数量如表1所示:
-
表1 “一带一路”相关报道时间表(单位:篇)
-
从表1看,报道最为集中的时间是2015年3月、2016年8、9月和2017年5月。回顾这些时间段内发生的时事要闻可以发现,《环球邮报》对“一带一路”的关注度与“一带一路”重大事件的发生有密切关系。2015年3月31日是亚投行意向成员国申请的截止日,因此,这一年的3月,就是否加入亚投行问题,加拿大媒体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所以亚投行是这个时间段内报道的热点之一。2016年8月底至9月初,贾斯廷·特鲁多携家人首次以加拿大总理身份正式访华,加拿大应该如何与中国进行经贸等方面的合作,尤其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加拿大应持有怎样的立场和原则等问题,都成了媒体的焦点。而2017年5月14~15日,“一带一路”国际峰会在北京胜利召开,“一带一路”再次引起了加拿大国内媒体的热切关注。
-
(二) 报道议题及其年度关注度情况
-
对53篇文本进行主要议题分析,亚投行的媒体关注度最高,其次是经济话题。值得注意的是,有7篇文章在提及“丝绸之路”或“一带一路”时,其焦点是中国人权问题、新疆和维吾尔地区安全局势等政治性话题。此外,作为美英两国的密切盟友,加拿大媒体密切关注了习近平主席访问英国并受到高规格接待,以及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海湖庄园接待习主席和夫人等重大外交事件,而且都将英中或美中两国关系的发展与“一带一路”或亚投行问题联系起来。各主要议题报道的数量和比例见图1。
-
图1 “一带一路”各主要议题报道数量及其比例
-
对各个报道议题在2014~2017年7月间的年度分布情况进行分析(见表2)不难发现,2014年《环球邮报》有关“一带一路”倡议的相关报道多侧重于人权、地区安全局势等政治性话题,2015年多聚焦于亚投行,2016年则更多探讨加拿大在亚投行、“一带一路”倡议中应采取的原则和立场等问题。2017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和取得的成果,加拿大媒体对“一带一路”报道的议题更加广泛和深入;同时,在特朗普领导的美国政府宣布退出巴黎气候协定后,媒体对中国全球地位的提升也愈加关注。
-
表2 有关“一带一路”报道各议题年度分布情况表(单位:篇)
-
三、 相关报道内容分析
-
从相关报道的标题、主要内容、词语感情色彩、所持观点和态度等维度进行内容分析可以看到,从2014年到2017年7月,加拿大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报道从早期多关注人权、新疆稳定等政治性话题向评介性、务实性话题(如经济)转变,并且,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行,主流媒体所持态度也由早期以负面为主转变为更加客观中立。以下围绕这些变化,从态度、认识、主要障碍等方面进行分析解读:
-
(一) 加拿大主流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从消极到偏中立转变,但目前在一些重大问题上仍存在误读
-
对4篇有关“一带一路”倡议评介的报道进行详细的内容分析,可以发现加拿大主流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态度上的转变。①首先,从标题上看,2015年的报道标题“除非(中国政府)能让思想自由传播,中国主席倡导的‘新丝路’计划将会失败”明显偏负面。①相比之下,2017年发表于“一带一路”北京5月峰会期间的3篇评介文章,虽然标题仍或多或少地带有一些成见,但总体态度偏温和。3篇报道的标题分别为:“中国致力于重塑全球贸易,其代价是高昂的”②、“一带一路:中国能造桥梁、通火车、建港口——但这些才是中国想要回报的”③、“中国力推‘一带一路’,还告诉其他国家,什么都不用害怕”④。其次,从4篇评介的侧重点上分析,2015年侧重于质疑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的真正目的,甚至怀疑“一带一路”这个“自上而下、由政府驱动、资金巨大的投资工程”具有“帝国主义”的性质,而2017年的3篇评介则在不同程度上对“一带一路”的进展进行了一些客观报道,如巴基斯坦瓜达尔港水电站、公路以及“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中所取得的成就。在其中的一篇文章中,还直接引用了巴基斯坦计划、发展和改革部部长Ahsan Iqbal的原话:“美国多年计划投资巴基斯坦,但却从未完全推行。相比之下,中国是可靠又值得信赖的,而且中国没有对投资附加任何的政治条件。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是:钢铁业、水泥业和建筑材料业都蓬勃发展起来了”。这篇报道虽然在积极地报道成绩的同时,也分析了中巴倡议合作存在的安全、资金等方面的风险,但整体而言,文章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显得更加客观中立。除此之外,从文章用词的感情色彩也能看出主流媒体态度上的变化:2015年的评介负面词汇偏多,如“fail”(失败)、“overambitious”(过于野心勃勃的)、“cynical”(愤世嫉俗的)、“imperialistic”(帝国主义的)等,而2017年的3篇评介多用中性词,如“promise”(承诺)、“forge”(建立)、“bold attempt”(大胆的尝试)、“competitive”(有竞争性的)、“ambition”(抱负)、“new push”(新的推动力)、“new vistas”(新的前景)等。
-
虽然加拿大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解读整体从负面向偏中立的态度转变,但在一些重大问题上仍存在误读。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过分渲染中国将替代美国、企图称霸世界的野心。2017年初,美国政府先后宣布退出巴黎气候协议和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环球邮报》先后刊登了3篇题为“美国退出气候协议,中国获利巨大”、⑤“特朗普时代,中国成了全球自由贸易中原本不可能赢的赢家”⑥和“特朗普把全球化的火炬交给了如饥似渴的中国”⑦的文章。这些相关报道似乎并不太关注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做了哪些实事,投入了多少资金,付出了多少努力,而是在不断强化“中国霸权主义”的观点,有些报道甚至把“一带一路”倡议比喻为“超大规模的马歇尔计划”;①二是认为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中追求利益最大化,甚至不惜损失他国利益。有报道认为,“‘一带一路’是自上而下、由政府驱动下的巨大投资工程,(因此)中国的动机很容易被谴责为不顾他人利益而且具有帝国主义性质”。②
-
(二) 加拿大国内对“一带一路”倡议在认识上有分歧,但寻求参与和合作是主调
-
从53篇研究样本内容分析,“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对于中加两国应该如何进行合作共赢的问题,加拿大国内存在较大的意见分歧。加拿大申请加入亚投行这一漫长过程就是很好的例证。从2014年开始,加拿大媒体就开始报道亚投行,2015~2016年,就是否加入亚投行,正反两方的讨论从未间断过,直至2017年3月,加拿大才成为亚投行的正式会员国。总体而言,无论是对于亚投行,还是对于整个“一带一路”倡议,少数持观望态度者主张采取谨慎态度,因为他们担心,由中国主导的亚投行(或“一带一路”这项巨大工程)在运营过程中,将会因中国政府的过度干预而缺乏良好的管理机制和足够的透明性。③④而大多数的支持派则认为,亚投行的成立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亚太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从亚投行投资发展的公路、铁路、港口、电讯网络项目中,加拿大与区域贸易伙伴的连接会更便捷,更高效,同时,在亚投行的基础设施投资项目中,“加拿大的建筑、科技、服务企业也可以在提供技术、技能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⑤有些赞同者甚至认为,加入亚投行是“加拿大致力于亚洲建设的绝佳机会”。⑥
-
关于“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加拿大应采取注意的策略和方法,相关报道的观点可以总结如下:1)认识到两国间彼此的不同与挑战,采用全局方式,利用倡议性的经济和外交渠道,找到两国共同的基础;2)确保加拿大的全球经济领导地位,欢迎中国企业在加拿大高科技、健康、农业、商业地产等领域的投资;3)保持信息与沟通渠道的畅通,消除加拿大民众对中国国有企业收购行为、中国其他民营企业购买城市地产等方面所存在风险的顾虑和担忧。⑦⑧⑨
-
(三) 新疆、人权、南海等政治问题是影响加拿大主流媒体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客观解读的最大障碍
-
一些报道中,在涉及新疆局势、维吾尔族地区安全形势、中国人权等问题时,媒体总是有意无意地与“丝绸之路”或“新丝绸之路”关联起来——“丝绸之路民族大熔炉的景象已经成了遥远的历史。如今的新疆,维吾尔族人已经没有了势力,无论在商界还是政界,都是汉族人说了算”。①新疆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然而,这些报道并没有关注近年来新疆和维吾尔族地区的发展变化,而是刻意渲染该地区的不安全形势、民族冲突和人权状况,②似乎有意突出民族矛盾的扩大化和人权状况的严重性,这在一定程度上给读者带来了“一带一路”建设的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
-
个别报道还把南海问题与亚投行关联起来,认为中国缺席海牙国际法庭对南海争端的判决是无视国际法的表现。“加拿大在考虑着是否应该加入以中国主导的亚投行。这个组织中的所谓‘条款’有多少的真正意义呢?我们(加拿大)要如何去接受中国发出的进行自由贸易谈判的邀请呢?”③类似这样的报道,无异于将中国刻画成一个不遵守国际公约与条款的国家,一方面渲染了中国的霸权主义形象,另一方面会让读者质疑中国是否有能力实施“一带一路”倡议。
-
四、 几点建议
-
正如一篇报道的标题“加拿大与中国增进关系的时机已经成熟”④所言,“一带一路”对加拿大意味着更多的机会和更好的发展。中国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倡导国,可以大有所为,而且应该有更多的作为。要让加拿大更好地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笔者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
1. 努力提高中国国际话语权,讲好中国故事。
-
国际话语权是指一个国家的主张在国际舞台和外交场合的权重与影响力。它事关对国家主权、尊严和利益的捍卫,事关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⑤“一带一路”倡议是由中国首倡,但并非中国的“独奏曲”,而是世界各国共同奏响的“交响乐”。然而,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眼中,“一带一路”总是与“中国威胁论”或“中国霸权主义”联系在一起。加拿大的媒体也时有刊登一些有意歪曲事实、抹黑中国的报道,企图使中国丧失国际话语权、失去国际舆论支持。“一带一路”有许多中国故事,但加拿大的媒体对“一带一路”的报道多局限在策略的探讨、重大事件的报道和评介上。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关于中国企业、中国人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发生的故事,比如,中国企业在非洲建铁路,这些铁路是现代化、低碳和高标准的,中国工人不仅在当地修建铁路,还教当地人如何使用机器、管理铁路、如何劳动致富。这些故事的背后体现了人本主义的精神,会让世界各国人民更好地了解中国人的价值观、家庭观和教育观,能更好地传播中国好声音。
-
2. 加强中加两国间的政策协调与沟通,促进不同制度模式下的政治交流和互鉴。
-
“一带一路”建设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提是政治包容,是允许不同的国家以不同的方式和途径迈向文明、民主、繁荣的共同目标。中加两国作为两种不同制度模式的国家相处,必须相互尊重,开诚布公地进行交流互鉴、取长补短。一方面要尊重彼此所确立的符合自身国情的制度和政策,另一方面要通过建立长期、常态化的高层对话机制去增进两国间的倡议设计和政策协调,还可以借鉴中国政府与其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府间的做法,协商签订中加两国“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的合作谅解备忘录或政府间双边合作规划等,以便长期、稳定地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参与和合作。
-
3. 依托项目驱动,深化中加两国间的务实合作。
-
正如习主席所说的:“路是走出来的,事业是干出来的。美好的蓝图变成现实,需要扎扎实实的行动”。在基础设施投资方面,虽然加拿大不是创始成员国,只占有亚投行不到1%的股权,但仍可以在油气管道、通信网络建设等项目上占有资源、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在实体经济合作方面,中加两国可以就农产品、加工食品、工业产品等方面进行合作,走创新发展之路;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方面,要进一步加快推进中加自由贸易协定的可行性研究和探索性讨论,尽早启动自贸协定谈判。
-
4. 采用多种形式和途径,强固中加之间的人文纽带。
-
“一带一路”既是商贸之路,也是文化之路、友谊之路。文化具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在人文交流中,官方机构和民间团体均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加之间的文化机构和团体应进一步深化交流合作,包括加强学者互访交流、扩大互派留学生规模、开展学术研讨会、联合举办图书展、博览会、电影节、艺术节等形式,让两国人民感受多元文化,增进了解,促使“一带一路”人文交流更深入人心。另外,还可以考虑在两国的一些大学课程中,开设与“一带一路”相关的课程,让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在年轻一代中埋下种子。
-
总之,中加两国在全球经济中都具有重要地位,两国之间经济结构互补,市场互为需要,是天然的合作伙伴。2005年,加拿大提出“太平洋门户倡议”。该倡议通过投资基础设施、提高出入境贸易服务水平、提升投资环境等措施,推动加拿大与亚太地区的商业往来,加强与亚太地区各经济体的联系。该倡议与“一带一路”倡议在很多方面不谋而合。正如2017年7月,中国驻温哥华总领事刘菲在加拿大·中国“一带一路”国际经济论坛上所讲的,“加方的经验、智慧、创意与中国模式、技术、市场化能力可实现优势互补。双方应抓住机遇,实现互利共赢。”①只要两国在彼此尊重对方的基础上,进行更多的友好磋商,寻求利益的契合点,那么中加两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上的合作之路会越走越广,越走越远。
-
①徐洪才.加拿大因时而变加入亚投行[J].国际纵横, 2016(10): 40-41.
-
②郑华,黄曦.政府国际公关的话语策略研究--基于《纽约时报》对新疆“7·5”事件报道的分析[J].社会科学, 2013(2): 13-20.
-
③Douglas Kellner, Media Culture: Culture Studies, Identity and Politics between the Modern and the Postmodern, London: Routledge, 1995.
-
①其中2015年有1篇,2017年有3篇。
-
①Carl Mortished, Chinese President’s new Silk Road plan will fail unless ideas are free to travel.The Globe and Mail Website[2015-05-29].https://www.theglobeandmail.com/report-on-business/economy/economic-insight/chinese-presidents-new-silk-road-plan-will-fail-unless-ideas-are-free-to-travel/article24671883/.
-
②Nathan VanderKlippe, China’s push to reshape global trade comes with high costs.The Globe and Mail Website[2017-05-13].https://www.theglobeandmail.com/news/world/chinas-push-to-reshape-global-trade-comes-with-high-costs/article34980171/.
-
③Nathan VanderKlippe, One Belt, One Road: China offers new roads, trains and ports— but here’s what it wants in return.The Globe and Mail Website[2017-05-15].https://www.theglobeandmail.com/news/world/chinas-one-belt-one-road-plans-come-with-heavy-set-of-demands/article34989286/.
-
④Nathan VanderKlippe, China pitches“One Belt, One Road”by telling other countries they have nothing to fear.The Globe and Mail Website[2017-05-15].https://www.theglobeandmail.com/news/world/china-pitches-one-belt-one-road-by-telling-other-countries-they-have-nothing-to-fear/article34983794/.
-
⑤Yuan Xu, Trump’s climate loss is a huge gain for China.The Globe and Mail Website[2017-06-04].https://www.theglobeandmail.com/opinion/trumps-climate-loss-is-a-huge-gain-for-china/article35198923/.
-
⑥Nathan VanderKlippe,China now the unlikely champion of free trade in the Trump era.The Globe and Mail Website[2017-01-20].https://www.theglobeandmail.com/news/world/xi-positions-china-as-a-champion-of-free-trade-in-the-trump-era/article33685286/.
-
⑦Konrad Yakabuski,Trump passes globalization's torch to an eager China.The Globe and Mail Website[2017-01-26].https://www.theglobeandmail.com/opinion/donald-trumps-tpp-gift-to-china/article33760412/.
-
①Nathan VanderKlippe, President Xi is heading to Trump's Mar-a-Lago for a chance to personally suss out the 'America first' mantra.The Globe and Mail Website[2017-04-05].https://www.theglobeandmail.com/news/world/china-eyes-new-global-leadership-role-as-trump-focuses-on-america-first/article34600144/.
-
②Carl Mortished, Chinese President’s new Silk Road plan will fail unless ideas are free to travel.The Globe and Mail Website[2017-05-29].https://www.theglobeandmail.com/report-on-business/economy/economic-insight/chinese-presidents-new-silk-road-plan-will-fail-unless-ideas-are-free-to-travel/article24671883/.
-
③Barrie McKenna, The time is ripe for Canada to court closer ties with China.The Globe and Mail Website[2015-11-29].https://www.theglobeandmail.com/report-on-business/economy/economic-insight/now-is-the-time-for-canada-to-court-closer-economic-ties-with-china/article27522759/.
-
④Jeffrey Simpson, A piece of Asia’s action or American traction?.The Globe and Mail Website[2015-03-20].https://www.theglobeandmail.com/opinion/a-piece-of-the-action-or-american-traction/article23545951/.
-
⑤Stewart Beck, New Asian development bank needs a Canadian presence.The Globe and Mail Website[2015-01-06].https://www.theglobeandmail.com/report-on-business/rob-commentary/new-asian-development-bank-needs-a-canadian-presence/article22296905/.
-
⑥Kim Mackrael,Ottawa’s delay on Asian infrastructure bank shows divided approach to China.The Globe and MailWebsite[2015-03-26].https://www.theglobeandmail.com/news/politics/ottawas-delay-on-asian-infrastructure-bank-shows-divided-approach-to-china/article23626896/.
-
⑦Sandra Pupatello, Canada must embrace Chinese investment to be a global player.The Globe and Mail Website[2016-09-23].https://www.theglobeandmail.com/report-on-business/rob-commentary/canada-must-embrace-chinese-investment-to-be-a-global-player/article32009734/.
-
⑧Barrie McKenna, The time is ripe for Canada to court closer ties with China.The Globe and Mail Website[2015-11-29].https://www.theglobeandmail.com/report-on-business/economy/economic-insight/now-is-the-time-for-canada-to-court-closer-economic-ties-with-china/article27522759/.
-
⑨Wendy Dobson, Paul Evans,Why Canada needs a new approach to China.https://www.theglobeandmail.com/opinion/why-canada-needs-a-new-approach-to-china/article27293308/.
-
①Iain Marlow, Blame China for the tragic Uyghur situation.The Globe and Mail Website[2015-11-05].https://www.theglobeandmail.com/news/world/blame-china-for-the-tragic-uyghur-situation/article27138591/.
-
②Nathan VanderKlippe, In remote Xinjiang province, Uighurs are under siege.The Globe and Mail Website[2014-08-15].https://www.theglobeandmail.com/news/world/inside-chinas-war-on-terror/article20074722/.
-
③Michael Byers,Will China become a partner or pariah after court decision?.The Globe and Mail Website[2016-07-12].https://www.theglobeandmail.com/opinion/will-china-become-a-partner-or-pariah/article30882108/.
-
④Barrie McKenna,The time is ripe for Canada to court closer ties with China.The Globe and Mail Website[2015-11-29].https://www.theglobeandmail.com/report-on-business/economy/economic-insight/now-is-the-time-for-canada-to-court-closer-economic-ties-with-china/article27522759/.
-
⑤张国祚.努力提高中国国际话语权[N].人民日报, 2017-05-16(8).
-
①驻温哥华总领事刘菲在加拿大·中国“一带一路”国际经济论坛的讲话[EB/OL].外交部网站[2017-07-06].http://www.fmprc.gov.cn/web/dszlsjt_673036/t1475748.shtml.
-
参考文献
摘要
加拿大是“一带一路”倡议中的一个重要经济体,了解其主流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解读尤为重要。通过研究《环球邮报》2013年9月至2017年7月涉及“一带一路”的53篇相关报道,从报道总量、主要议题、用词、主要内容、观点、态度等维度进行内容分析,展现加拿大媒介话语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提出中加两国在“一带一路”倡议合作中的建议。
Abstract
As Canada is an important economic partner in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it is crucial to understand the cognition of its mainstream media when it comes to the issue. The study analyses the relevant reports in the Globe and Mail from September 2013 to July 2017 in terms of report total amount, major topics, use of words, main content, viewpoints and attitudes, then presents the interpretation and cognition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in Canadian mainstream media and finally proposes a few suggestions in aim of promoting bilateral cooperation and mutual understanding between China and Canada.
Keywords
Canada ; mainstream media ;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 the Globe and Mail ; content analy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