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4):5-15.
摘要:WTO成立后,数起WTO争端的专家组阐述了判断GATS下服务和服务提供者“同类性”的根据,但尚未形成成熟法理。在同类服务的判定上,欧共体香蕉III案专家组依据服务的性质和特性,而中国电子支付服务案专家组引入了竞争条件标准。在同类服务提供者的判定上,欧共体香蕉III案和加拿大汽车案专家组依据所提供服务是同类服务,中国出版物和音像制品案专家组依据差别待遇是否仅以来源地为基础,中国电子支付服务案则似乎引入了竞争标准。迄今,上诉机构尚未有机会考虑这一重要的法律问题。本文将分析和比较各案,探讨GATS下“同类性”法理的发展、存在的矛盾和待解决的问题。
2014(4):16-27.
摘要:在WTO争端解决中,当事方在证据披露中负有合作义务,这是善意原则在WTO争端解决中的体现。专家组通常不允许当事方以机密信息为由拒绝证据披露,而只是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不过,专家组在符合条件时可能承认“内阁特免权”。当事方在无正当理由的情况下拒绝证据披露,专家组可以进行不利推定。
2014(4):28-38.
摘要:本文对人民币贸易结算的路径风险进行分析,探讨不同路径风险的管理措施与现行宏观经济目标之间的协调性,并对相应时期人民币与日元贸易结算的基础性因素加以比较。结论认为,人民币贸易结算在市场份额、汇率稳定性方面优于日元国际化的基础,但在贸易结构方面处于劣势。“出口外币结算为主、进口人民币结算为主”的现有路径安排不利于规避汇率风险、减少收支顺差、促进贸易结构升级,并且会产生人民币境外债权,从而形成货币政策外部约束。但目前进行路径调整的条件还不成熟,未来发展应着重优化出口商品结构,逐步实现由单一路径主导向多路径协调发展的转变。
2014(4):39-46.
摘要:作为全球两大纺织品生产大国和贸易大国,中印纺织品之争一直备受世界关注。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印纺织品在全球及欧盟、美国和日本三大主要纺织品进口市场中的份额及变动趋势。其次,对比分析了中印在原材料价格、劳动生产率、生产成本、汇率成本以及政策导向等方面的价格优势。最后,从产品差异化、产业集群和科技创新等三方面提出了促进我国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政策建议。
2014(4):47-54.
摘要:在中国,关系常常被认为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和润滑剂。许多企业家花费很多时间和资源去经营各种关系,比如与政府和政府官员的关系(政治关系),与商业战略伙伴和竞争对手的关系(商业关系)。这些关系的培养和经营到底给企业绩效带来怎样的结果呢?本文首先论述了政治关系和商业关系的联系和区别;然后,分别评述了政治关系和商业关系与企业绩效的关联;最后,得出了相关启示:企业家必须能够区分商业关系和政治关系,理解它们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并根据当地的制度环境采取相应的关系策略。
2014(4):55-69.
摘要:传统国际贸易理论通常把贸易协定视为完全的,或作为规定所有相关的政策工具和覆盖所有可能偶发事件的契约。但是,在现实中,大多数契约相当简单和倾向于不完全。当契约没有规定全部当事方在所有未来可能的状态下权利和义务时,它们被认为是不完全的。交易成本、有限理性和战略模糊是契约具有不完全性之成因。WTO协定通常被描述为成员方之间为互惠交换利益的契约。近来,该契约在很多重要方面不完全已被WTO学者所广泛接受。WTO起草者意识到契约漏洞存在的严重性和经济环境中不可避免的不确定性。为给成员方留下一些必要的“呼吸空间”,WTO协定规定某些可证明暂时或永久、部分或全部不履行为正当的贸易政策灵活性工具。
2014(4):70-80.
摘要:波兰竞争法在经济转轨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尽管它在形式上模仿欧盟模式,但是其制度设计和实施机制都与发达国家存在诸多差异。波兰竞争法的独特之处在于: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和纵向限制竞争协议的规则竞合,保护竞争与保护集体消费者利益同步进行,以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和纵向限制竞争协议为规制重点,以公用企业为重点审查对象,在竞争执法和司法之外开展行业调查、国家援助控制、竞争宣传和推进等各种措施。波兰经验表明,中国应该更加重视竞争法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以政府和国有企业的限制竞争行为为重点规制对象,逐步提升竞争执法机关的独立性和专业性,在竞争执法之外开展普遍的竞争推进措施并积极发挥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的作用。
2014(4):81-89.
摘要:时事进入作品,会发生程度不一的扭曲,成为文学幻相。审美传统、下层视角、乡土观念、文化领袖的引导、商品经济的诱惑,都会对其叙述话语构成扭曲与填补。周顺昌被逮引发民变,只是晚明党争的一个插曲,却因其激发公众想像被反复传写。张溥借之吹响新一轮党争号角,不仅影响了士林,而且在时事作品中也得到广泛共鸣,显示了他作为复社领袖的鼓动才能。但时事作品的民间立场、独特视角及其复杂情绪,与张溥始终保持距离,并最终超越了他。因而本质上,时事叙述是社会情绪和思想变迁的纪录。
2014(4):90-96.
摘要:党的十八大把立德树人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凸显了德育的重要性。对于当前的德育工作来说,关键是如何加强实效性。新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改变了德育环境和实施过程的各方面。我们需要认真研究新媒体的内涵,分析新媒体运用对德育产生的影响,改变传统德育的惯性思维和理念。从提高师生信息能力,树立学生主体意识、培育学生意见领袖入手,从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加强社会实践入手,在新媒体环境下提高德育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