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3):5-13. DOI: 10.16060/j.cnki.issn2095-8072.2019.03.001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于2019年3月15日由全国人大表决通过,并将于2020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作为专门的外资法典,将重构我国的外资基础性法律。为了保障外国投资者和外商投资企业的合法权益,确保外商投资的有序发展和有效管理,《外商投资法》与其他法律法规之间的良好衔接显得相当重要。具言之,《外商投资法》需要衔接的主要包括:外商投资特别管理措施目录、原审批和备案制度相关的法律法规、合同法、反垄断法、企业法、政府采购法和其他相关部门规章等多种法律法规。其中,《外商投资法》与部分法律法规的衔接可以通过法律解释完成,而部分衔接需要通过后续立法完成。
2019(3):14-24. DOI: 10.16060/j.cnki.issn2095-8072.2019.03.002
摘要:《外商投资法》是我国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里程碑,是我国外商投资领域的基础性法律。该法将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作为外资准入的基本制度,并且从多方面规定了对外商投资企业的公平与平等待遇。《外商投资法》规定了促进、保护和管理外商投资的原则和基本制度,在此基础上,一些具体的制度包括外商投资安全审查制度、外商投资信息报告制度以及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工作机制等仍需补充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等的全面梳理和修改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2019(3):25-31. DOI: 10.16060/j.cnki.issn2095-8072.2019.03.003
摘要:在当前中美贸易谈判中,美国提出的“核查和执行机制”成为焦点问题之一。但是,下一步如中美达成协议,其核查和执行机制很难纳入多边,中美也无法签署双边任何经贸合作协定或自贸协定并包括这样的机制。为此,中美必须跳出当前双边贸易冲突的狭窄框架,着眼于国际经贸治理框架的大局和中美经贸合作的长远发展,来考虑中美之间经贸合作的长期机制性安排,并从中设计下一步中美协议的核查和执行机制。
2019(3):32-42. DOI: 10.16060/j.cnki.issn2095-8072.2019.03.004
摘要:《美国对等贸易法案》的主要目的是扩大美国行政部门对其他国家征收关税的权力,允许行政部门与其他国家谈判贸易协定,并在确定存在对美国商品销售产生负面影响的贸易壁垒时征收关税。虽然只是一项立法草案,但其既有白宫贸易顾问彼得·纳瓦罗的积极推动,又有特朗普总统在国情咨文中明确提出要求国会支持和批准,反映了特朗普政府的扩权冲动。但该法案的立法基础存在明显问题,违背了WTO所确立的关税互惠和最惠国原则,并未整体考虑经济体之间的贸易结构及其客观存在的合理性,将使美国总统的单方面征税权利获得巨大扩张,使全球价值链的自然发展遭受不确定性的巨大困扰。无论该法案通过与否,都值得重点关注。
2019(3):43-57. DOI: 10.16060/j.cnki.issn2095-8072.2019.03.005
摘要:上海合作组织自成立起即受到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但在经贸争端解决机制方面仍存在法律制度模糊乃至空白状态,这可能导致未来区域经贸合作的进一步发展面临挑战。本文在分析构建上合组织经贸争端解决机制可行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通过该组织相关国家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解决经贸争端的数据统计分析和实证研究,认为现阶段WTO争端解决机制作为上合组织相关国家间经贸争端解决机制具有可行性,而且是目前的最佳选择,对此,中国应该积极推动引入。
2019(3):58-68. DOI: 10.16060/j.cnki.issn2095-8072.2019.03.006
摘要:本文使用2006~2014年31个国家对华贸易摩擦数据,实证检验了经济周期、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贸易摩擦的影响。结果发现:经济下行趋势扩大贸易摩擦规模显著;东道国和母国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贸易摩擦显著正相关,且东道国相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贸易摩擦呈正相关,表明东道国是对华贸易摩擦的“主导者”。基于以上结论,本文就应对外部市场环境、降低不确定性,化解贸易争端、改善贸易质量,构建合作共赢的经贸关系建言献策。
2019(3):69-78. DOI: 10.16060/j.cnki.issn2095-8072.2019.03.007
摘要:对外贸易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一国劳动力结构的调整,而现有研究忽略了不同贸易伙伴的影响差异。因而,本文重点从贸易伙伴的视角分析不同类型贸易对我国劳动力技能结构的影响差异。研究发现:与发达贸易伙伴国之间进行的中间品类出口贸易和最终品类进口贸易对我国高技能劳动力结构优化所起的带动作用明显高于与不发达贸易伙伴国之间进行的同类贸易;然而,并非与之进行的所有贸易均能起到带动作用,其中最终品类出口贸易、用于国内生产的中间品类进口贸易和用于出口生产的中间品类进口贸易并未能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不能忽视不发达贸易伙伴国所存在的带动作用,与之进行的用于出口生产所需的中间品类进口贸易起到了较为显著的促进作用。
2019(3):79-88. DOI: 10.16060/j.cnki.issn2095-8072.2019.03.008
摘要:上海自贸区改革开放任务与“一带一路”倡议具有内在一致性,后者成为前者制度创新的新平台和重点。上海自贸区的制度创新还受制于沿线国家国情的巨大差异性和复杂性。上海自贸区制度创新的成效将受到“一带一路”倡议落实效率的检验。
2019(3):89-98. DOI: 10.16060/j.cnki.issn2095-8072.2019.03.009
摘要:本文基于SMARTChain模型和国内外其他风险评估模型的理念,选取和计算合适的变量,运用R语言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得出影响区块链项目风险的主要因素,为合理应对风险提供依据。结合模型结论突出系统性风险防范、技术监管评估和市场价格波动预警的重要性,为我国规范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和创新提供可靠的依据。
2019(3):99-108. DOI: 10.16060/j.cnki.issn2095-8072.2019.03.010
摘要:创新驱动是世界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全球化背景下,娴熟运用国际通用语言、集成应用国际经贸知识成为当前跨国公司主导格局下国贸人才的核心能力。CLIL教学法将语言和专业培养完美结合,改革了国际经贸专业课的传统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培养了学生运用英文思维方式解决国际贸易专业问题的创新与应用能力,适应当前国际贸易格局人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