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6):5-17. DOI: 10.16060/j.cnki.issn2095-8072.2022.06.001
摘要:“土耳其药品案”是 WTO 上诉机构停止受理案件以来的第一个上诉案件,并且采用了前所未有的仲裁模式。上诉仲裁基于当事方协议而进行,在程序上有诸多创新之处。 在事实认定方面,本案对土耳其药品政策有重要影响。而在法律解释方面,本案也有独到之处,将对未来案件有所贡献。
2022(6):18-38. DOI: 10.16060/j.cnki.issn2095-8072.2022.06.002
摘要:数字经济对“专精特新”企业提升创新绩效提出了更高的资金支持要求。本文以 2012~2021 年“专精特新”A 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文本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定义企业知识网络,借助 SA 指数构建“专精特新”企业融资约束指标,探讨“专精特新”企业如何从知识网络角度,缓解融资约束,提升创新绩效。研究发现,“专精特新”企业降低知识网络中心度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创新绩效,且融资约束在此关系中发挥正向调节效应。基于企业微观特征的异质性检验表明,在董事长总经理两职合一以及高公司股权制衡度的企业中,由于信息不对称程度较低,降低知识网络中心度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作用以及融资约束的调节效应均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 “专精特新”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增强融资约束在知识网络与企业创新绩效间关系中的正向调节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专精特新”企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坚定“差异化”竞争策略,通过充分利用知识资源打造核心竞争优势,缓解融资约束, 创造和保持创新绩效具有指导意义。
2022(6):39-57. DOI: 10.16060/j.cnki.issn2095-8072.2022.06.003
摘要: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数据,本文考察了资本错配影响企业新产品创新的微观作用机制与深层原因。研究发现,资本错配会降低企业研发创新倾向,并降低企业新产品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不利于企业新产品创新;资本错配程度的提高,会降低企业研发投入激励和企业人力资本水平,进而抑制企业新产品创新水平的提高,研发投入机制和人力资本投资机制是资本错配影响企业新产品创新的重要机制。此外,资本错配对企业创新有动态影响,且过去时期的资本错配会对企业当前的新产品创新产出产生持续影响;资本错配对政府补贴企业、出口企业以及大规模企业新产品创新的负向影响更大; 相比非国有企业,资本错配对国有企业新产品创新的抑制作用更强;在区域差异上,资本错配对东部地区企业新产品创新的影响最大,西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最小。上述结论说明,国家政策向金融体制改革、研发补贴领域倾斜,对于引导企业提高研发投入和人力资本投资,进而推动企业创新产出具有重要意义。
2022(6):58-78. DOI: 10.16060/j.cnki.issn2095-8072.2022.06.004
摘要:中小企业在活跃经济、吸纳就业、推动创新等方面对经济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各国普遍重视中小企业发展并采取扶持、引导、保护的法律与政策措施,对中小企业国际交流合作持积极态度。伴随区域贸易协定 (RTAs) 的发展,中小企业规则萌发并逐渐兴起。 在新型 RTAs 中,中小企业议题成为重要的横向议题之一,开始以专章形式规定,相关规则日益增多。本文对 RTAs 中小企业规则进行了系统梳理,目前此类规则仍然分布零散, 呈现鼓励性为主、约束力弱等不足。相比于中小企业在国际经贸活动中遭遇的困境,这些规则的缺陷致使其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帮助有限,规则仍然存在优化与发展空间。RTAs 中小企业规则同竞争中性原则以及我国的公平竞争、包容性发展、科技创新、经济转型等多项发展目标存在高度关联性。中国理应关注 RTAs 中小企业规则的形成与发展,实现国内法治与国际规则的对接以及引领中小企业国际规则的构建。
2022(6):79-95. DOI: 10.16060/j.cnki.issn2095-8072.2022.06.005
摘要:CPTPP 是亚太地区重要的高标准自贸协定,在其开通扩容渠道后,英国、中国等经济体正式提交了加入申请。英国可能会成为 CPTPP 首位扩容成员。其中,英国与 CPTPP 成员国澳大利亚在CPTPP加入谈判开启前达成的英澳FTA对加速英国加入进程具有积极作用。 该协定既具有宣示英国能作为一个独立经济体达成自贸协定的政治意义,又能提高英国对 CPTPP 标准的接受能力。中国加入 CPTPP 在获取成员国一致同意、达到 CPTPP 部分条款要求方面存在挑战。英国由达成小协定推动谈判大协定的做法能对中国推进加入 CPTPP 起到经验借鉴作用。中国需加强与 CPTPP 成员的沟通交流、积极推进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建设、持续深化改革开放,但同时也需做好短期内可能无法迅速加入 CPTPP 的心理准备和提前应对。
2022(6):96-108. DOI: 10.16060/j.cnki.issn2095-8072.2022.06.006
摘要:五年规划(计划)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进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在遵循马克思恩格斯“有计划的社会生产”思想和借鉴苏联以五年计划推动国家工业化的成功经验基础上,走出了一条运用五年规划(计划)开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道路。本文在梳理中国共产党运用五年规划(计划)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历程的基础上,总结其基本经验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为人民而规划”的规划理念;坚持走自己的路,扬弃资本主义现代化逻辑和苏联传统现代化逻辑。
2022(6):109-122. DOI: 10.16060/j.cnki.issn2095-8072.2022.06.007
摘要: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学派的“空间生产理论”族系发轫于 20 世纪 60 年代末期,针对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的政治危机、经济危机以及严重的社会结构分化导致的城市空间分化,既有的“区位理论”以及“实证主义地理学”失去了对现实世界的解释力。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学派旨在用资本逻辑主导的“社会—空间分析范式”探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城市问题。代表学者列斐伏尔、哈维和史密斯分别以固定资本投资、资本时空修复和资本周期运动为线索构建了社会空间生产理论、建成环境生产理论和地理空间生产理论,强调生产关系中经济结构性因素对城市化过程和城市发展的决定作用。通过对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学派“空间生产理论”的比较研究,基于我国“十四五”时期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提出以创新为驱动力建设更高水平中心城市、多空间尺度联动提升城镇化空间布局协调性和以人的感受为根本标尺推进新型城市建设等可资借鉴的理论元素。